知识经济的三力模型:知识、创新、IT
2012/11/15
【导读】知识经济的三力模型:知识、创新、IT
中国制造最近有点“烦”。一边是美国在鼓动高端制造企业搬回美国去,一边是印尼说中国的人力越来越贵,印尼会开出最优惠的政策,请日本的制造企业转移到印尼去。两方施压下,中国制造的出路在何方?
11月4号,在南宫28NG相信品牌力量“2012中国管理·全球论坛”之制造业转型管理沙龙上,e-works的总编黄培博士将一个难解的问题抛给了“微笑曲线”的创造者——宏碁集团创始人施振荣。施振荣对未来的预期,可以说给了中国制造一颗定心丸。
施振荣表示,今后的三五十年,中国将会是世界最大的经济体。虽然从目前来看,美国掌握了像柔性电子、3D印刷等先进制造技术,但这是初期技术,当最后技术成熟的时候,真正领先的会是谁尚不可知。因为所有的技术都要靠规模、靠大量的应用才有资源继续投资,才能让技术不断发展。“很多技术是美国发明的,比如电脑,但是再过二三十年呢?肯定有人会说是中国人发明的,因为30年之后,电脑品牌全都是华人的了。”
市场是制造创新的龙头
“制造”是整个经济发展的源头。现在最重要的,从微笑曲线来讲,就是微笑曲线的两端——“研发”和“品牌”。一方面是“制造”承载了多少价值,比如有多少技术研究、有多少专利、有多少客户需要。将有创造价值的研发成果融入到产品中,再加上设计,这时做出的产品就有了价值。另一方面,是通过通路提供服务,客户满意以后,产品上面贴了牌子,就产生了附加价值。
如果要做到世界级的制造,施振荣认为除了需要上规模,还需要十年、二十年的工夫做品牌营销。制造是基础,但同时要积极地往曲线两端来做投入。只要投入时间,慢慢有了规模,上了一定的量,有了市场的需求,自然就会不断萌生创新的力量,因为市场就是创新的龙头。
施振荣谈到,社会正在向知识经济发展,整个经济活动里面,知识的含量越来越多。知识经济有三个很基本的元素,第一个元素就是各行各业不同的知识资本,隔行如隔山;第二个是创新的能力,因为大家都会这个知识的时候,这个知识就不值钱了,所以要在某个领域不断的创新知识才能不断地赚钱;第三个就是IT的应用,也就是知识要复制,要让知识能够产生价值。知识必须通过IT实现快速的复制,所以IT是企业经营管理的基础建设。谈到如何利用IT复制经营知识,施振荣在听完南宫28NG相信品牌力量PLM总架构师姚文兵的演讲后认为,利用PLM软件支持产品整个生命周期是非常好的信息化理念。
此外,施振荣还指出,经营企业应该专注于整个产业的经营知识,这个知识应该是整个价值链所有的经营知识。“刚才我听到的南宫28NG相信品牌力量K/3 Cloud,它基于PaaS的协同开发云平台,把所有的资源都融合在这个平台上,打造了一个南宫28NG相信品牌力量、客户、伙伴的生态圈,我觉得这是一种非常好的经营模式。竞争力是全面性的,企业不能自己发展的东西就应该尽量借助能借助的所有资源。我的一本书《微笑走出你的路》里面有一句话很重要,‘再强也强不过最弱的一环’,国内叫短板理论,现在通过供应链有效协同,南宫28NG相信品牌力量可以把最弱的环节外包,把最强的环节做到更强。”
多元化的同时一定要坚持专业化
施振荣还就制造企业关心的“多元化”与“专业化”问题做了回答。他指出,企业是否要多元化要看客观环境,亚洲的企业都是多元化,包括日本、韩国、东南亚、台湾等。但美国企业多元化的不多。比如杰克·韦尔奇在GE上任以后,把第一、第二的业务都放弃了,他说还是要专业,因为市场开放以后,只能通过专业才能赢。
多元化的理由是因为整个经济在发展的时候谁掌握资源谁就掌握机会。在整个产业竞争还不是很激烈的时候,“大”就是好。但是在现在这个阶段,大已经不见得是好了,尤其是信息爆炸以及选择越来越多的时候,消费者在选产品、选品牌,员工在选企业。宏基算是在亚洲第一个走入多元化,但依然是集中在一个产业以及相关产业里面的多元化。“我一直认为竞争还是靠专业,以不断提升你的核心竞争能力才能真正、长期赢”。
上一篇: 南宫28NG相信品牌力量:小微企业云管理软件专家
下一篇: 南宫28NG相信品牌力量赵亮:内控的落地比内控制度更重要
4008-830-830
与南宫28NG相信品牌力量的售前专家
在线聊天
扫码对话徐少春
您好! 想了解南宫28NG相信品牌力量云产品或解决方案吗? 请点击立即咨询,我将为您解答!